(路透洛杉磯1日電)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洛杉磯道奇今天宣布,球團將以1年45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3800萬元)的合約,續簽季後賽表現優異的35歲內野手佛利斯(David Freese)。連兩年奪下國家聯盟冠軍的道奇,今年8月底從匹茲堡海盜交易來佛利斯,如今道奇沒行使600萬美元的球隊選擇權,而是透過協商討論續留。道奇最終以1年450萬美元的合約,外加50萬美元買斷金續簽佛利斯。佛利斯今年季後賽22打數擊出8支安打,打擊率3成64,其中包括2支全壘打及6分打點。世界大賽更是表現驚人,12打數敲出5支安打,打擊率高達4成17,但波士頓紅襪仍擊敗道奇拿下總冠軍。佛利斯本季例行賽出賽113場,打擊率2成96,並有11支全壘打和51分打點。9月更是特別傑出,打擊率3成85,攻擊指數(OPS)高達1.130。2011年佛利斯效力聖路易紅雀,當年季後賽他一舉奪下國聯冠軍戰及世界大賽最有價值球員(MVP)兩個獎項。佛利斯的大聯盟季後賽生涯,222打席擊出10支全壘打,打擊率2成91。例行賽生涯出賽1105場,打擊率2 成75,並敲出102支全壘打及506分打點。中央社(翻譯)更多追蹤報導稱霸世界大賽 紅襪拿到高額獎金連2年看人奪冠 竟還送上大禮紅襪雙王牌 塞爾、普萊斯統統留下陳偉殷好搭檔引爭搶 專家:物超所值瑞爾穆托想走 馬林魚恐留不住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財政部嚇到了 賺2千萬竟免稅不代表挺國民黨「別再找他站台」每晚都好怕「會被押出去性侵」精彩運動影音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營造友善就業環境、鼓勵事業單位重視中高齡及高齡勞工運用,勞動部特舉辦「進用中高齡勞工績優獎」,全台共十二家廠商獲獎,其中六家由雲嘉南分署輔導,城貿、詠順科技榮獲一等獎,美商三好農業臺灣分公司、鑫東龍安防、天一藥廠及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榮獲二等獎,表現亮眼。評比以員工規模區分為百人以上及未滿百人兩組,歷經報名、初審、實地訪視以及決審,從八十四家廠商中選出十二家頒贈優等、一等及二等獎。城貿總員工數廿八人,中高齡就有十二位,卅五至四十四歲員工佔二成九,近年導入ERP系統,向雲嘉南分署申請「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開辦文書處理課程,由青年人力協助,運用政府資源將弱勢變成優勢。詠順科技一百五十七名員工中有一成六是中高齡,高階主管引導中階主管善用中高齡人才化解選才侷限性,設立師徒制讓中高齡員工成為師傅或內部講師儲備人選,並主動瞭解員工離職原因反餽改善。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表示,高齡化加上少子化,未來企業恐缺工,僱主勢必須提高僱用中高齡員工比例,分署去年成立「中高齡就業輔導團」,整合產官學研領域學者及實務專家主動出擊,協助雲嘉南企業廠商運用職務再設計、職務再適應及職訓等獎助措施,不僅是轄區事業單位堅強後盾,也幫中高齡開拓更多就業機會,創造勞資雙贏局面。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黃琮淵╱台北報導】近兩個月在網路點閱率突破千萬人次的「棒球小子」歌曲,歌曲中的小主角來自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推動「愛接棒-少棒暨青少棒資助計畫」所支持的棒球隊。今年「愛接棒計畫」資助全台23支球隊、400多位棒球小子,從昨日起在第5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中一較高下,爭奪冠軍獎座!第5屆「中信盃」自昨日起,連續5天在屏東中國信託公益園區開打。今年23支球隊除了依照少棒及青少棒進行分組預賽外,也另舉行技術挑戰賽、明星對抗賽、反毒桌遊課程及金頭腦七局挑戰賽等活動。為了替小球員們加油打氣,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副董事長陳國世、執行長高人傑、董事馮寄台、董事黃志宜、台灣彩券董事長薛香川、總經理蔡國基、兄弟育樂董事長陳信揚、領隊劉志威及台灣運動彩券總經理林博泰等人也特別參加開幕晚宴,勉勵孩子謹遵紀律、嚴守態度,為自己的棒球人生找到定位。辜仲諒致詞中表示,「輸贏只是一個結果,重點在於比賽的過程,從棒球中學到的經驗。你們在練球的漫長歲月裡,有父母、教練、老師來幫忙,尤其是教練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去陪伴你們,未來有一天成功了,一定要感謝、回饋他們!另外,千萬別忘了讀書,知識會讓你們成長,以後飛得更高、更遠,千萬不要忘記!」今年的開幕晚宴由各校隊長合唱亢奮又激勵人心的「棒球小子」,這首歌主角是宜蘭縣三星國小的少棒隊成員,但歌詞所描述的是所有「愛接棒計畫」孩子每天的真實生活。開幕晚宴上的另一波高潮是中信兄弟球員陳文杰、王勝偉、詹子賢、李振昌、陳子豪及陳柏豪以神秘嘉賓身分出席,分享他們如何在辛苦的環境下成長,同時不背棄對棒球的熱愛,才能一路堅持、挺進職棒殿堂。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報導】雲林縣元長鄉蘇姓及湯姓2名農民涉嫌為某鄉民代表候選人以每票1000元賄選遭查獲,2人供稱係主動自掏腰包替候選人買票,但檢警深入了解發現2人家境都不佳,不可能自己出錢,連法官都不信,因而被依《選罷法》有串證之虞收押禁見,是今年雲林縣查獲首樁現金賄選案。檢警接獲情資指蘇嫌10月下旬接受某鄉代候選人樁腳,以1票1000元代價期約蘇家中2位有投票權的人,投票給該候選人,並請其協助賄選同樣有2位投票權人的另戶人家,共4票4000元。檢警傳喚蘇嫌到案,他非但不吐實,還企圖誘導員警指向另一名候選人,被識破後又供稱是自發性替候選人買票,然而檢警深入了解,發現蘇經濟不好,不可能自己出錢為人買票,最後他才供出湯姓上游樁腳。湯姓樁腳坦承向蘇嫌買票,並請蘇協助該候選人向其他人賄選,但強調是自掏腰包,和蘇一樣企圖自行扛責,不過,都遭檢警戳破謊言,因為湯嫌家境也不好,檢警並在湯嫌機車置物箱內起出該候選人剩餘10多張宣傳單,兩人因而被收押禁見。由於每票1000元已高於一般鄉鎮民代表選舉的賄選行情,檢警懷疑可能有搭配村長、鄉長或縣議員候選人一起買票,甚至不排除縣長選舉的層級賄選,案情正向上發展,繼續深入追查。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8歲的超級長春球友,還能夠在球場上健康地打完18洞,已經是老當益壯,讓人不由豎起大拇指。但已經高齡78歲的「台灣高球國寶」謝敏男,不僅還能打球、還能比賽,而且還能夠祭拜一干年齡比他小十多歲的球員,抱走冠軍盃!於10月30日至31日在高雄高爾夫球場舉行的「2018虹牌油漆長春邀請賽」,謝敏男連續兩天都打出「同齡同桿(Ageshot)」,首回合76桿,次回合75桿,兩天總桿151桿,以8桿之多的勝差,贏得生涯第79冠。謝敏男開心地表示:「這星期能夠贏得比賽,還是令人感到無比高興。身為一個球員,不管比賽大小,獎金多寡,只要參賽,求勝及爭冠的精神是一致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謝敏男賴以在果嶺上屢屢將球送進洞口的武器,就是他日前所推出的「78勝限量紀念推桿」的原型桿。謝敏男表示,這支推桿是設計用來讓球友真的實際下場使用的,而且保證好推。「這支推桿是我自己設計的,我已經使用了一年多,推起來很順手。」謝敏男說。「我採取中置桿身設計,這麼做桿面會自動平衡,甜蜜點會擴大。市面上那些桿身插在跟部的推桿,要利用配重去調整來做到桿面平衡。中置桿身能自然平衡,擴大甜蜜點,手感覺更直接敏銳。」謝敏男也強調,一般推桿桿頭重量約在360克左右,這款紀念推桿則刻意做到385克,重了25克。「因為台灣果嶺速度普遍較慢,重一點的桿頭能產生較快的初速與較大的動量,比較適合慢速果嶺。」謝敏男說。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搶先一步,率先公佈競選經費,也等於給其他候選人壓力;不過不只姚文智嗆聲,要柯文哲不要譁眾取寵,畢竟過去公開的經費一錯再錯;丁守中也回酸,要柯文哲公開,用多少公帑做選戰宣傳。嗆對手盡快公佈競選帳目,柯文哲搶先一步公佈競選經費,從7月到9月底,小到老人用放大鏡,大到員工薪資,總數約6千萬競選經費全都露,想給對手下馬威。對此姚文智表示「不要譁眾取寵,公開財務這件事情是一個最廉價,最簡單,同時也看到他過去公開的財務,也是一錯再錯這樣的結果,我想沒什麼好拿來這裡,對大家驕傲的」。丁守中也說,「我也覺得柯文哲要公佈他這段期間,用公帑舖天蓋地,用了多少文宣,你可以看到他招待老人旅遊,他在各地到處灑錢,在基層辦50場剪綵,很多根本沒有完成驗收」。會質疑柯文哲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柯市長最近頻剪綵,利用局處推政績牌,還利用網紅宣傳,用市政資源變相打選戰,花的錢沒算在這6000多萬裡面,反觀姚文智、丁守中都推募款小物拼選舉經費,選舉經費主要來自小額捐款、企業捐贈,什麼時候公佈,兩人各有盤算。姚文智說:「不一定要配合柯市長節奏不是嗎?我們請他辯論他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我再講一遍,我們過去一切都依法而且送到監察院,都經得起所有檢驗。」丁守中則說:「我們在電視辯論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公佈,這點請大家放心。」選戰倒數,選舉經費公不公佈,也成為各陣營角力。(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名查良鏞的金庸一生有四個身份:文學家、報人、政治參與者和學者。前文主要回顧了作爲文學家的「金庸」的成就,本文著重分析作爲的報人和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的成就。我建議把金庸和查良鏞分開評價,前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想象中的江湖」,後者則親身在「政治江湖」上搏殺。金庸的成就幾乎毫無爭議,查良鏞則爭議大得多。作爲報人的查良鏞查良鏞對香港報業和傳媒業的貢獻極大。查良鏞首先是推動香港報紙及大衆文化的普及化的代表人物。香港的報業發展分爲精英時代、黨派時代和社經時代。1925年出現的《華僑日報》是第一份面向平民的「社會報紙」。雖然「社會報紙」在戰前就與黨派報紙競爭,但二戰打斷了這個進程。戰後,中國内戰的影響延伸到香港,黨派報紙依然佔據主要地位。1949年後,社會報紙才重新擡頭。戰後,大批新移民湧入香港,即便是識字的人群中,知識結構也不高,普羅大衆需要更多平易近人的讀物。這時香港普通人沒有購書的習慣,廉價的報紙成爲最好的消遣讀物,針對平民的報紙副刊應運而生。1955年,在《新晚報》工作的梁羽生和查良鏞先後接到邀請寫小説連載的任務,梁羽生根據當時澳門比武大賽的靈感,寫了《龍虎鬥京華》;查良鏞則根據自己家鄉的乾隆皇帝是漢人的傳説,寫下《書劍恩仇錄》,雙雙發展出新派武俠小説,迅速吸引了廣大讀者。1956年,查良鏞在《香港商報》刊出《碧血劍》和《射彫英雄傳》,再次大受懽迎。連載小説在當時是新鮮事物,要做到每天都發表一小段,能吸引讀者不斷追下去,還能發展為一個結構和邏輯都完備的長篇小説,對作家是很大的挑戰。金庸、梁羽生和倪匡堪稱當年連載小説界的三大寫手,報紙銷量大幅增加。連載金庸小説的《香港商報》成爲唯一能吸引大衆的左派報紙(但以社會報紙定位),銷量直追當時第一大報《成報》。總之,在1950-1960年代,社會報紙把黨派報紙打得落花流水,成爲香港報業主流,以查良鏞等為代表的小説家居功不少。努力辦「有格調」的報紙查良鏞可貴之處,是他既從大衆文化起家,又努力辦「有格調」的報刊。他的名字與《明報》密不可分。在1959年創辦明報時,只是小本經營,員工不過十人,銷量全靠連載自己的武俠小説(和簡而清的馬經)的副刊支撐。查良鏞從辦報之初就不希望走「媚俗」路綫,堅持把報紙往高層次提升。這時,他「左手寫社評,右手寫武俠」,以堅持「理性、中立、客觀」的方式報導新聞,又以大量報導中國内地事件為特色,逐漸成爲香港一份既「高端」又有不錯銷量的中文報紙,長期在業界保持銷量三、四位。查良鏞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明報》主筆,百分之九十九的明報社評均出自他之手。縱觀其社評和明報的風格,可以歸為幾大特色:第一,爭取民主和自由,關懷人文,反對「極左」;第二,愛中國,堅持「中華民族」的立場;第三,是其是,非其非,不因「愛國」而掩飾中國政府的錯誤;第四,不怕得罪人,堅持在「左」「右」之間,開闢第三條路綫。最先發表譴責大陸飢荒的社論在1960-70年代期間,明報刊出大量社論和文章,抨擊中國共產黨。它最先發表譴責大陸飢荒的社論;又反對中國不顧人民貧困,發展核武器,惹來左派報紙「反共反華」、「親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場」的攻擊。他毫不妥協,從1964年11月27日到12月22日,每天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社論:「敬請大公報指教和答覆」一系列文章。文化大革命時,查良鏞更大力批評文化大革命和香港的六七暴動,被指責為「漢奸」、「走狗」、 「豺狼鏞」,受死亡威脅。在六七十年代,明報是香港唯一走「高端」路綫的香港主流中文報紙,培養出大批有理想有質素的記者和編輯。(圖片摘自網路)當時左派奉行恐怖主義式的刺殺行動,傳媒人受到的死亡威脅是真實的,播音員林彬就被燒死。查良鏞這樣從左派報章出來的人,更隨時可能被共產黨「家法伺候」,因此他高調抨擊左派需要很大的勇氣,他甚至被迫到外地旅行暫避風頭。但在反對共產黨極左路綫的同時,查良鏞又堅持「大中華」主義。在1970年代的釣魚臺事件和西沙海戰中,明報都旗幟鮮明地站在維護「中國領土」的一方。這並不表明他站到中共同一立場,相反他還批評中共與日本建交時沒有明確主張對釣魚臺的主權是出賣中國領土。明報是香港新聞界的「黃埔軍校」在兩個陣營隔絕的年代,西方社會(包括臺灣和香港)要得到中國的準確消息非常不容易。有人說,明報之所以大量報導中國事務,主要原因從美國中情局拿到秘密資料。雖然不能排除這樣的合作關係曾存在過,但其規模和對明報的幫助程度有多大,以及是否「單向」,都值得懷疑。筆者曾研究過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檔案,不少中情局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往往來自明報。在對中國問題的分析上,明報有很多創新,最著名的就是其為中國内政的派系分析建立一個框架,當時能從中國獲得的蛛絲馬跡,都可以利用理論框架加以放大與推測。這個框架至今還有價值。在六七十年代,明報是香港唯一走「高端」路綫的香港主流中文報紙,培養出大批有理想有質素的記者和編輯,從明報出來的記者和編輯往往能在其他媒體獨當一面,堪稱香港新聞界的「黃埔軍校」。明報也逐漸聚集了大批自由派精英為明報寫評論,它同時也不排斥其他立場的人的投稿。明報在香港奉行獨立路綫,漸漸積聚了信譽。明報被認爲最能代表真實的香港的中文報紙。香港主流中小學都訂閲明報,外國人眼裏更是唯一可靠的香港中文報紙。筆者在美國多個圖書館檢閲,如果它們訂閲香港中文報紙的話,那麽明報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很多時候是唯一的香港中文報紙)。查良鏞在1990年代初搞明報上市,接著賣出明報股份,從此與明報沒有實質關係,但明報採編還長期堅持查良鏞的理念,直到最近兩三年墮落爲止。提到明報,也不可不提其姐妹刊物《明報月刊》,簡稱明月。明月也由查良鏞一手力創,在1966年創刊初期還兼任總編輯。明月同樣以「獨立、自由、寬容」為信條,以辦成一份面向全球華人社會,探索華人文學、學術、文化、思想為主的高格調路線雜誌。這是香港少有的「半學術」雜誌,專門刊登有關文學、哲學、歷史等方面的深度文章,有專業期刊的嚴格,又摒棄專業期刊的高深。由於明報累積下的名氣,明月邀得衆多頂尖水平的中文學者與文化人的長期供稿,包括饒宗頤、余英時、夏至清等人。在收購《亞洲周刊》(1994年)前,明月非常緊貼時事。在保釣運動、中日關係、南海問題等國際問題上都發表過非常有價值的文章。其有關專題的選輯還是研究這些問題必備的原始素材。這份「既高端又大衆」的刊物可以存活至今,各位有點垂垂老矣的文化人還繼續向明月供稿,都是爲了對當初信念的堅持。這真是香港傳媒界和文化界的奇跡,查良鏞功不可沒。作爲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查良鏞的報人生涯,特別是其總編與主筆的身份,和其政治參與者的身份密不可分。但尤其彰顯其「政治參與者」身份的,還是在他在1980年代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時期。如果說查良鏞存在什麽爭議的話,主要就發生在這個階段。上文說過,鄧小平很喜歡看金庸的小説,所以在1981年中英談判之前,邀請香港政經界代表人物訪京時,不顧左派一貫對查良鏞的攻擊,點名要求明報社長查良鏞上京;並且就專門在人民大會堂首先單獨接見查良鏞,高度肯定查良鏞「愛國愛港」。這個接見改變了查良鏞與中共的關係,左派當然再也不攻擊查良鏞。查良鏞稱讚鄧小平是偉人。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後,又接受委任成爲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並擔任政制小組港方召集人。查良鏞向來是一個「大中華主義」,支持中國統一與強盛。(美聯社)「雙查方案」被控出賣民主1988年,查良鏞和查濟民聯合提出「雙查方案」(又稱主流方案)。這個方案當時被形容為「比中共方案還保守」。民主派認爲他「出賣民主」,激進學生在明報報館前焚燒明報以示抗議。查良鏞利用明報努力推銷這個方案,在1988年11月25-27日三天,一連發表三篇社論為「主流方案」辯護;又被指只偏重支持方案的報導,而很少反對方案的報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還提出「任何報紙一定要跟主事人的方針做,明報是我辦的,我有行政權力,我當然有權指揮這樣做或那樣做,表達我的主張。」 「報紙是老闆的私器,不是公眾的公器」。為六四學生痛哭失聲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事件,查良鏞旗幟鮮明地站在學生的一方,在中國宣佈戒嚴的時候就辭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職務。六四事件發生後,他猛烈批評鄧小平,在電視採訪前失聲痛哭。他隨後退出政界,同年卸下明報社長職務。幾年後,他賣掉明報辭去一切職務,全面退休,開始生命最後一個階段的學者生涯。查良鏞對鄧小平的看法被一些人譏諷為「小粉紅」;查良鏞支持香港回歸,被蓋上「大中華膠」的帽子;主流方案被一些人責備「出賣香港」;他努力推銷主流方案,則被指責為「公器私用」。筆者認爲這些看法都脫離了時代的脈絡。首先,查良鏞從頭到尾都不是「反共」派。他曾到北京求職,因出身問題被拒絕;他曾進入左報工作,「大俠」之路就是從左報開始的。他反對的是共產黨的極左路綫,特別是以毛澤東一派爲首的不顧人民福祉的極左派。在1950年代後期反右和大躍進之前,共產黨的形象並不差。查良鏞脫離左報系統,自辦報紙,與他看到中國變得極左,要與極左派路綫分道揚鑣有很大關係。文革結束後,極左路綫終結,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綫得到廣泛支持。這時鄧小平的形象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内都非常正面。查良鏞支持鄧小平,那不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嗎?到了八九六四,他和明報都旗幟鮮明地反對鄧小平的六四鎮壓。這最多說,他和世界絕大多數人一樣,都看錯了鄧小平。在政治漩渦中,他始終站在人民的一邊。其次,查良鏞向來是一個「大中華主義」,支持中國統一與強盛。這在他們那一代人也是一種主流認識。筆者也論證過,從金庸小説可知,查良鏞並非那種「大漢族主義」者,他支持的是中國統一,但同時認爲應該平等對待各民族。這不是那一代追求民主,追求公義,追求平等的人的渴求嗎?現在,香港和臺灣各有獨派勢力,「大中華」對一些人來説「難聽過粗口」。但回到1980年代,香港大部分人都沒聽過「港獨」這囘事,臺灣獨派也只能委身爭取民主自由的黨外人士的羽翼下。當時有多少人不是「大中華主義者」?第三,有關雙查方案,實際是一個帶有進步色彩的妥協方案。由於問題比較複雜,筆者只能另文分析。簡而言之,當時政制問題是起草基本法時爭持不下的問題。要爭取普選,必須提出一個中方可以接納的方案。雙查方案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妥協方案。正如一切妥協方案一樣,它有其保守的部分,也有其進步的部分。保守的部分,正如民主派指責的,沒有從1997年就開始直選。進步的部分,則提議:「第三任行政長官任內,進行一次全體選民投票,以決定第四任行政長官是否普選,以及第五屆以後的立法會是否全面直選。」 如果雙查方案能被全面接納,只要香港人萬衆一心,2012年特首選舉就可望能選出特首。在查良鏞的努力下,1989年2月的基本法(草案)中,基本採納這個方案。當時有人指責,雙查方案比中國底綫還要保守。這非常不符合實際。事實上,在查良鏞退出後,1990年的草案,中共就把其中的進步部分都去除了。如果真的是比中國方案還保守,怎麽最後「進步部分」沒有最終寫入《基本法》?對此,查良鏞也不需負責,因爲他已經因六四退出了起草委員會,之後的改動就無能爲力了。因此,到最後,雙查方案實際被分拆了兩部分,其保守的部分被吸納入基本法,進步的部分被抛棄了。原先的妥協方案就這樣變成一個「保守」的方案了。批評者只說出了其「保守」的部分,沒有提及其「進步」的部分,這是相當不公道的。查良鏞的方案當時得不到理解,但後來越來越多人認同。當初指責他的李柱銘說,查良鏞是當時爭取民主的「第三人」,而且比他更懂中共的底綫。又說,如果雙查方案得到落實,那麽現在香港早就有民主選舉了。這些反思都是客觀的。最後,有關他對新聞自由的論述,也必須客觀分析。在查良鏞成長和創業的年代,報紙的立場確實是與辦報人的立場高度一致的。查良鏞在辦明報之初,就一直堅持自己寫社論,把明報作爲自己的喉舌。如果不是爲了表達自己的立場,他根本沒有必要辦這份報紙。因此這種理解也很正常。再推而廣之,報紙有立場,而且通常是辦報人或總編輯室的立場,這是報紙的常識。「客觀、中立、理性」不等於沒有立場,沒有態度,用社論表達對自己提出的方案的支持,並沒有超出辦報人的原則。香港《蘋果日報》旗幟鮮明地反共,《華盛頓郵報》旗幟鮮明地反川普。這些都是可以觀察到的事實。香港那種編輯室與辦報人出現偏差,進而編輯室「捍衛新聞自由」的情況,大都是報紙易手,新老闆和舊編輯室的立場不同而引發的。從儒到佛,金庸與查良鏞走了同樣的道路查良鏞的學者生涯筆者所知不多,只知道劍橋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他卻偏要實實在在地讀一個「真博士」的事。他讀學位時已是2004年,對這個80嵗的老人,除了讚嘆他的堅毅之外,實在無法要求太多。一言以蔽之,以金庸的成就與學識,他到劍橋讀學位,同時也是劍橋的驕傲。作者認為,作爲報人與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其實與作爲文學家的金庸在小説中表現的立場與思想變化高度一致。(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李明維)查良鏞在中國享有崇高的地位。有人認爲,這是他「諂媚中共」得來的。這種可笑的言論實在不值一駁。你看金庸所到大學開講座之處,到處人山人海就知道,金庸的名望與地位完全是其成就使然。作爲報人與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其實與作爲文學家的金庸在小説中表現的立場與思想變化高度一致。小説中,他思考何為俠義,在現實中,他要找一條能伸張正義的道路。小説中,主人公開始是儒家,「為國為民」,但結局總是悲劇;由此他認識到越強求越得不到的道理,轉爲佛家。現實中,他同樣以儒家的精神堅持用一枝筆與左右兩派作戰,為香港人爭取民主與自由;但最後,他寄以希望的鄧小平也做出鎮壓學生之事,幻想破滅,他也只能像武俠中的俠客一樣,退出這個江湖,用佛家的精神度過餘生。或許,這就是一個俠客的最終結局。※作者為旅美學者更多上報內容: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倫敦28日綜合外電報導)英超球隊列斯特城隊今天證實,泰國籍華裔老闆維猜在直升機墜毀後喪生,震驚球壇,數以百計球迷在球隊球場外放鮮花、球衣及圍巾等物品,向這位總是笑臉迎人的親民大亨致哀。列斯特城隊(Leicester City)昨天在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和西漢姆聯隊(West Ham United)以1比1踢和後,維猜(Vichai Srivaddhanaprabha)搭乘直升機離開球場,直升機才起飛不久隨即在球場附近的停車場墜毀爆炸,維猜和機上另外4人全數罹難。據報導,有目擊者說,直升機晚間在皇權球場(King Power Stadium)起飛後不久,尾部螺旋槳似乎出現機械問題。警方表示,起飛時間在比賽結束約一個小時後。警方說,罹難者除了60歲的維猜,還包括他兩名隨行人員納沙拉(Nursara Suknamai)和卡佛彭(Kaveporn Punpare)、駕駛員史瓦佛(Eric Swaffer)及乘客萊霍維奇(Izabela Roza Lechowicz),地面上據信沒有人員傷亡。列斯特城隊今天在聲明中說:「我們以最深切的遺憾和集體破碎的心證實,週六晚間直升機在皇權球場外墜毀時,球團董事長維猜和其他4人在機上,不幸喪生。」聲明說:「全世界失去了一位很棒的人。他是一位善良、慷慨的人,他一生對家庭及成功領導的團隊付出了愛。」聲明中也感謝外界所有的慰問和支持。數以百計球迷在球場外放鮮花等物致哀。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許多人忍不住難過落淚。英超球賽今天賽前也可見現場全體默哀一分鐘。68歲球迷莫布斯(Richard Mobbs)告訴路透社,維猜對球隊投入很多錢,接手球隊後讓球隊擺脫陰霾,贏得2016年英超冠軍,「讓球隊看起來前途光明一片」。曾效力列斯特城隊的英格蘭傳奇球星林納克(Gary Lineker)推文說:「這是可怕的悲劇,令人心碎。」泰國也有許多球迷感念維猜對泰國足球發展的貢獻。一名列斯特城隊粉絲在在泰國首都曼谷說:「他是進一步拉抬泰國足球的重要人物。」(譯者:盧映孜/核稿:鄭詩韻)1071029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名查良鏞的金庸一生有四個身份:文學家、報人、政治參與者和學者。前文主要回顧了作爲文學家的「金庸」的成就,本文著重分析作爲的報人和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的成就。我建議把金庸和查良鏞分開評價,前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想象中的江湖」,後者則親身在「政治江湖」上搏殺。金庸的成就幾乎毫無爭議,查良鏞則爭議大得多。作爲報人的查良鏞查良鏞對香港報業和傳媒業的貢獻極大。查良鏞首先是推動香港報紙及大衆文化的普及化的代表人物。香港的報業發展分爲精英時代、黨派時代和社經時代。1925年出現的《華僑日報》是第一份面向平民的「社會報紙」。雖然「社會報紙」在戰前就與黨派報紙競爭,但二戰打斷了這個進程。戰後,中國内戰的影響延伸到香港,黨派報紙依然佔據主要地位。1949年後,社會報紙才重新擡頭。戰後,大批新移民湧入香港,即便是識字的人群中,知識結構也不高,普羅大衆需要更多平易近人的讀物。這時香港普通人沒有購書的習慣,廉價的報紙成爲最好的消遣讀物,針對平民的報紙副刊應運而生。1955年,在《新晚報》工作的梁羽生和查良鏞先後接到邀請寫小説連載的任務,梁羽生根據當時澳門比武大賽的靈感,寫了《龍虎鬥京華》;查良鏞則根據自己家鄉的乾隆皇帝是漢人的傳説,寫下《書劍恩仇錄》,雙雙發展出新派武俠小説,迅速吸引了廣大讀者。1956年,查良鏞在《香港商報》刊出《碧血劍》和《射彫英雄傳》,再次大受懽迎。連載小説在當時是新鮮事物,要做到每天都發表一小段,能吸引讀者不斷追下去,還能發展為一個結構和邏輯都完備的長篇小説,對作家是很大的挑戰。金庸、梁羽生和倪匡堪稱當年連載小説界的三大寫手,報紙銷量大幅增加。連載金庸小説的《香港商報》成爲唯一能吸引大衆的左派報紙(但以社會報紙定位),銷量直追當時第一大報《成報》。總之,在1950-1960年代,社會報紙把黨派報紙打得落花流水,成爲香港報業主流,以查良鏞等為代表的小説家居功不少。努力辦「有格調」的報紙查良鏞可貴之處,是他既從大衆文化起家,又努力辦「有格調」的報刊。他的名字與《明報》密不可分。在1959年創辦明報時,只是小本經營,員工不過十人,銷量全靠連載自己的武俠小説(和簡而清的馬經)的副刊支撐。查良鏞從辦報之初就不希望走「媚俗」路綫,堅持把報紙往高層次提升。這時,他「左手寫社評,右手寫武俠」,以堅持「理性、中立、客觀」的方式報導新聞,又以大量報導中國内地事件為特色,逐漸成爲香港一份既「高端」又有不錯銷量的中文報紙,長期在業界保持銷量三、四位。查良鏞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明報》主筆,百分之九十九的明報社評均出自他之手。縱觀其社評和明報的風格,可以歸為幾大特色:第一,爭取民主和自由,關懷人文,反對「極左」;第二,愛中國,堅持「中華民族」的立場;第三,是其是,非其非,不因「愛國」而掩飾中國政府的錯誤;第四,不怕得罪人,堅持在「左」「右」之間,開闢第三條路綫。最先發表譴責大陸飢荒的社論在1960-70年代期間,明報刊出大量社論和文章,抨擊中國共產黨。它最先發表譴責大陸飢荒的社論;又反對中國不顧人民貧困,發展核武器,惹來左派報紙「反共反華」、「親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場」的攻擊。他毫不妥協,從1964年11月27日到12月22日,每天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社論:「敬請大公報指教和答覆」一系列文章。文化大革命時,查良鏞更大力批評文化大革命和香港的六七暴動,被指責為「漢奸」、「走狗」、 「豺狼鏞」,受死亡威脅。在六七十年代,明報是香港唯一走「高端」路綫的香港主流中文報紙,培養出大批有理想有質素的記者和編輯。(圖片摘自網路)當時左派奉行恐怖主義式的刺殺行動,傳媒人受到的死亡威脅是真實的,播音員林彬就被燒死。查良鏞這樣從左派報章出來的人,更隨時可能被共產黨「家法伺候」,因此他高調抨擊左派需要很大的勇氣,他甚至被迫到外地旅行暫避風頭。但在反對共產黨極左路綫的同時,查良鏞又堅持「大中華」主義。在1970年代的釣魚臺事件和西沙海戰中,明報都旗幟鮮明地站在維護「中國領土」的一方。這並不表明他站到中共同一立場,相反他還批評中共與日本建交時沒有明確主張對釣魚臺的主權是出賣中國領土。明報是香港新聞界的「黃埔軍校」在兩個陣營隔絕的年代,西方社會(包括臺灣和香港)要得到中國的準確消息非常不容易。有人說,明報之所以大量報導中國事務,主要原因從美國中情局拿到秘密資料。雖然不能排除這樣的合作關係曾存在過,但其規模和對明報的幫助程度有多大,以及是否「單向」,都值得懷疑。筆者曾研究過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檔案,不少中情局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往往來自明報。在對中國問題的分析上,明報有很多創新,最著名的就是其為中國内政的派系分析建立一個框架,當時能從中國獲得的蛛絲馬跡,都可以利用理論框架加以放大與推測。這個框架至今還有價值。在六七十年代,明報是香港唯一走「高端」路綫的香港主流中文報紙,培養出大批有理想有質素的記者和編輯,從明報出來的記者和編輯往往能在其他媒體獨當一面,堪稱香港新聞界的「黃埔軍校」。明報也逐漸聚集了大批自由派精英為明報寫評論,它同時也不排斥其他立場的人的投稿。明報在香港奉行獨立路綫,漸漸積聚了信譽。明報被認爲最能代表真實的香港的中文報紙。香港主流中小學都訂閲明報,外國人眼裏更是唯一可靠的香港中文報紙。筆者在美國多個圖書館檢閲,如果它們訂閲香港中文報紙的話,那麽明報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很多時候是唯一的香港中文報紙)。查良鏞在1990年代初搞明報上市,接著賣出明報股份,從此與明報沒有實質關係,但明報採編還長期堅持查良鏞的理念,直到最近兩三年墮落爲止。提到明報,也不可不提其姐妹刊物《明報月刊》,簡稱明月。明月也由查良鏞一手力創,在1966年創刊初期還兼任總編輯。明月同樣以「獨立、自由、寬容」為信條,以辦成一份面向全球華人社會,探索華人文學、學術、文化、思想為主的高格調路線雜誌。這是香港少有的「半學術」雜誌,專門刊登有關文學、哲學、歷史等方面的深度文章,有專業期刊的嚴格,又摒棄專業期刊的高深。由於明報累積下的名氣,明月邀得衆多頂尖水平的中文學者與文化人的長期供稿,包括饒宗頤、余英時、夏至清等人。在收購《亞洲周刊》(1994年)前,明月非常緊貼時事。在保釣運動、中日關係、南海問題等國際問題上都發表過非常有價值的文章。其有關專題的選輯還是研究這些問題必備的原始素材。這份「既高端又大衆」的刊物可以存活至今,各位有點垂垂老矣的文化人還繼續向明月供稿,都是爲了對當初信念的堅持。這真是香港傳媒界和文化界的奇跡,查良鏞功不可沒。作爲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查良鏞的報人生涯,特別是其總編與主筆的身份,和其政治參與者的身份密不可分。但尤其彰顯其「政治參與者」身份的,還是在他在1980年代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時期。如果說查良鏞存在什麽爭議的話,主要就發生在這個階段。上文說過,鄧小平很喜歡看金庸的小説,所以在1981年中英談判之前,邀請香港政經界代表人物訪京時,不顧左派一貫對查良鏞的攻擊,點名要求明報社長查良鏞上京;並且就專門在人民大會堂首先單獨接見查良鏞,高度肯定查良鏞「愛國愛港」。這個接見改變了查良鏞與中共的關係,左派當然再也不攻擊查良鏞。查良鏞稱讚鄧小平是偉人。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後,又接受委任成爲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並擔任政制小組港方召集人。查良鏞向來是一個「大中華主義」,支持中國統一與強盛。(美聯社)「雙查方案」被控出賣民主1988年,查良鏞和查濟民聯合提出「雙查方案」(又稱主流方案)。這個方案當時被形容為「比中共方案還保守」。民主派認爲他「出賣民主」,激進學生在明報報館前焚燒明報以示抗議。查良鏞利用明報努力推銷這個方案,在1988年11月25-27日三天,一連發表三篇社論為「主流方案」辯護;又被指只偏重支持方案的報導,而很少反對方案的報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還提出「任何報紙一定要跟主事人的方針做,明報是我辦的,我有行政權力,我當然有權指揮這樣做或那樣做,表達我的主張。」 「報紙是老闆的私器,不是公眾的公器」。為六四學生痛哭失聲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事件,查良鏞旗幟鮮明地站在學生的一方,在中國宣佈戒嚴的時候就辭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職務。六四事件發生後,他猛烈批評鄧小平,在電視採訪前失聲痛哭。他隨後退出政界,同年卸下明報社長職務。幾年後,他賣掉明報辭去一切職務,全面退休,開始生命最後一個階段的學者生涯。查良鏞對鄧小平的看法被一些人譏諷為「小粉紅」;查良鏞支持香港回歸,被蓋上「大中華膠」的帽子;主流方案被一些人責備「出賣香港」;他努力推銷主流方案,則被指責為「公器私用」。筆者認爲這些看法都脫離了時代的脈絡。首先,查良鏞從頭到尾都不是「反共」派。他曾到北京求職,因出身問題被拒絕;他曾進入左報工作,「大俠」之路就是從左報開始的。他反對的是共產黨的極左路綫,特別是以毛澤東一派爲首的不顧人民福祉的極左派。在1950年代後期反右和大躍進之前,共產黨的形象並不差。查良鏞脫離左報系統,自辦報紙,與他看到中國變得極左,要與極左派路綫分道揚鑣有很大關係。文革結束後,極左路綫終結,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綫得到廣泛支持。這時鄧小平的形象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内都非常正面。查良鏞支持鄧小平,那不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嗎?到了八九六四,他和明報都旗幟鮮明地反對鄧小平的六四鎮壓。這最多說,他和世界絕大多數人一樣,都看錯了鄧小平。在政治漩渦中,他始終站在人民的一邊。其次,查良鏞向來是一個「大中華主義」,支持中國統一與強盛。這在他們那一代人也是一種主流認識。筆者也論證過,從金庸小説可知,查良鏞並非那種「大漢族主義」者,他支持的是中國統一,但同時認爲應該平等對待各民族。這不是那一代追求民主,追求公義,追求平等的人的渴求嗎?現在,香港和臺灣各有獨派勢力,「大中華」對一些人來説「難聽過粗口」。但回到1980年代,香港大部分人都沒聽過「港獨」這囘事,臺灣獨派也只能委身爭取民主自由的黨外人士的羽翼下。當時有多少人不是「大中華主義者」?第三,有關雙查方案,實際是一個帶有進步色彩的妥協方案。由於問題比較複雜,筆者只能另文分析。簡而言之,當時政制問題是起草基本法時爭持不下的問題。要爭取普選,必須提出一個中方可以接納的方案。雙查方案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妥協方案。正如一切妥協方案一樣,它有其保守的部分,也有其進步的部分。保守的部分,正如民主派指責的,沒有從1997年就開始直選。進步的部分,則提議:「第三任行政長官任內,進行一次全體選民投票,以決定第四任行政長官是否普選,以及第五屆以後的立法會是否全面直選。」 如果雙查方案能被全面接納,只要香港人萬衆一心,2012年特首選舉就可望能選出特首。在查良鏞的努力下,1989年2月的基本法(草案)中,基本採納這個方案。當時有人指責,雙查方案比中國底綫還要保守。這非常不符合實際。事實上,在查良鏞退出後,1990年的草案,中共就把其中的進步部分都去除了。如果真的是比中國方案還保守,怎麽最後「進步部分」沒有最終寫入《基本法》?對此,查良鏞也不需負責,因爲他已經因六四退出了起草委員會,之後的改動就無能爲力了。因此,到最後,雙查方案實際被分拆了兩部分,其保守的部分被吸納入基本法,進步的部分被抛棄了。原先的妥協方案就這樣變成一個「保守」的方案了。批評者只說出了其「保守」的部分,沒有提及其「進步」的部分,這是相當不公道的。查良鏞的方案當時得不到理解,但後來越來越多人認同。當初指責他的李柱銘說,查良鏞是當時爭取民主的「第三人」,而且比他更懂中共的底綫。又說,如果雙查方案得到落實,那麽現在香港早就有民主選舉了。這些反思都是客觀的。最後,有關他對新聞自由的論述,也必須客觀分析。在查良鏞成長和創業的年代,報紙的立場確實是與辦報人的立場高度一致的。查良鏞在辦明報之初,就一直堅持自己寫社論,把明報作爲自己的喉舌。如果不是爲了表達自己的立場,他根本沒有必要辦這份報紙。因此這種理解也很正常。再推而廣之,報紙有立場,而且通常是辦報人或總編輯室的立場,這是報紙的常識。「客觀、中立、理性」不等於沒有立場,沒有態度,用社論表達對自己提出的方案的支持,並沒有超出辦報人的原則。香港《蘋果日報》旗幟鮮明地反共,《華盛頓郵報》旗幟鮮明地反川普。這些都是可以觀察到的事實。香港那種編輯室與辦報人出現偏差,進而編輯室「捍衛新聞自由」的情況,大都是報紙易手,新老闆和舊編輯室的立場不同而引發的。從儒到佛,金庸與查良鏞走了同樣的道路查良鏞的學者生涯筆者所知不多,只知道劍橋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他卻偏要實實在在地讀一個「真博士」的事。他讀學位時已是2004年,對這個80嵗的老人,除了讚嘆他的堅毅之外,實在無法要求太多。一言以蔽之,以金庸的成就與學識,他到劍橋讀學位,同時也是劍橋的驕傲。作者認為,作爲報人與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其實與作爲文學家的金庸在小説中表現的立場與思想變化高度一致。(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李明維)查良鏞在中國享有崇高的地位。有人認爲,這是他「諂媚中共」得來的。這種可笑的言論實在不值一駁。你看金庸所到大學開講座之處,到處人山人海就知道,金庸的名望與地位完全是其成就使然。作爲報人與政治參與者的查良鏞,其實與作爲文學家的金庸在小説中表現的立場與思想變化高度一致。小説中,他思考何為俠義,在現實中,他要找一條能伸張正義的道路。小説中,主人公開始是儒家,「為國為民」,但結局總是悲劇;由此他認識到越強求越得不到的道理,轉爲佛家。現實中,他同樣以儒家的精神堅持用一枝筆與左右兩派作戰,為香港人爭取民主與自由;但最後,他寄以希望的鄧小平也做出鎮壓學生之事,幻想破滅,他也只能像武俠中的俠客一樣,退出這個江湖,用佛家的精神度過餘生。或許,這就是一個俠客的最終結局。※作者為旅美學者更多上報內容: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租一間套房一個月要12萬,有業者瞄準頂級商務客群,推出高價套房,當然租金貴,很多事都不用自己做,包刮鋪床、洗碗,甚至衛生紙沒了都有專人替你處理。開放式廚房,相連著客廳和床鋪,放大空間視覺感,但這27坪的套房月租竟然要12萬。原來從牙刷毛巾沐浴乳,都有專人替你來更換,甚至連衛生紙都不用自己出門買。有要送洗的衣服,只要放到洗衣袋,就會有專人來替你拿去送洗,走到廚房這邊,如果你有吃完的碗盤沒有洗,也會有專人來替你洗碗。」一個禮拜兩次,專屬管家打出酒店式服務。酒店式公寓經理呂家豪:「其實以12萬的價錢,一天晚上是4000塊,所以相較於外面五星級酒店,一個晚上12000至16000元,這個價格相對來說是合理的。」▲附管家套房受歡迎。(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這種只租不賣的套房,其實在台北還不少,過去信義區就有135坪房附私人管家,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藝人黃立行都是住客,松山區也有地上權房屋,用高檔裝潢衝出93%出租率。▲套房飯店比一比。(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中山或是大安區為多,第一個是這邊交通地理位置,再來就是這樣的客群,就會在本來房價就比較高的地段。」比一比五星飯店,有客房服務、專人清潔,酒店式公寓也都有,買外送還有專人提上樓,這是多得租一個月以上。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國外可能來台洽商,或是他有一些案子,專案可能需要待一段時間的話,這樣的型態就會比旅館適合。」入住等同於附帶管家,就要瞄準頂級商務客群。 東森電視 版權所有 ©2017 EBC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東森新聞報導中古屋賣1年多沒消息 推「買公寓送套房」掀話題沾台積電的光? 這區套房月租2.4萬還被秒殺月租20萬太難扛?! 師大路飲料店收攤


kuc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